如果不是郁永河的《 裨海紀遊 》,我們很難遇見三百年前的台灣,
這位奉命來台採硫磺的老秀才筆下詳實,使得他宛如一個持攝影機的人,
用文字紀錄了從府城到北投的南北地理人文景觀,
清代台灣人民歷史的開場,就是隨著他的視角而開始的。 

清帝國統治台灣長達二百一十二年。
這段歷史,大大改變台灣住民與社會的發展路徑。 

想要瞭解清朝統治台灣初期的開發與社會狀態, 
1697 年初來台採辦硫磺礦的郁永河,從台南一路北上,
在其著作『裨海紀遊』裡,寫下沿途所見景象。
當時,台灣島上有數百個各自獨立的部落社群,郁永河見到的只是其中幾個,
但是他們的容貌與生活形態各個不同,
讓郁永河印象十分深刻,也留下第一手的文字敘述。

郁永河到北投採硫,歷經疾病、風災,終於在同年十月完成任務,離開淡水。
此後,漢人移民將他們的勢力由西南海岸平原逐漸往中、北部拓展,
台灣原有的住民也逐漸失去了遺世獨立的生活空間。
隨著土地的開發,
「 大員 ( 台灣 ) 」 這個鹿耳門附近小沙洲的名字,
逐漸演變成為整個福爾摩沙的正式稱謂。

台灣被清帝國納入版圖時,清正是帝國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太平日子,
但是對台灣這個化外之地的小島卻採取了戒慎恐懼的消極治理態度。 
1684 年頒布『渡台禁令』,
已經渡台的士兵和要到台灣的百姓,都不能攜眷,而且必須要有照單才可渡台。
所以大多數人要靠偷渡,才到得了台灣。 

「唐山過台灣, 心肝結歸丸。 過番存一半, 過台灣無底看。」 

「黑水溝」險惡,許多人還沒有機會踏上台灣土地,就已喪命,
即使偷渡成功,多數亦成為異鄉遊魂;
但這都擋不住貧窮的閩粵移民前仆後繼的前往這個新天地。
在朝廷眼中臺灣或許是個化外之地,在先民的心裡這是無可替代的家園,
他們要在此生根,並且繁衍子孫。
靠著大海的阻隔,漢人移民自力救濟地適應著島上充滿挑戰的新生活,
凝聚出打拼墾拓又堅毅不拔的生命經驗,代代相傳。 

《 渡台悲歌 》有句歌謠是這樣唱的:
「客頭都說台灣好,賺錢如水一般了,
    口似花娘嘴一樣,親朋不可信其言,
    到處騙感人來去,心中想賺帶客錢。」
意味的是即使渡過大海考驗,仍要小心客頭心腸。
「客頭」就好像今日的人蛇集團,經營偷渡生意之餘,經常害人性命。
因此偷渡者很有可能被船東從船艙拉出來推下海「灌水」,
或是當船隻靠近岸邊就讓人自行冒險登岸「放生」,
悲慘者可能陷入沙岸海沙中落得「種芋」下場。

台灣的開發與漢人大量來台有密切關係。
清初,在台灣開墾土地,最重要的是要取得土地的開發權。
家大業大,與官府關係良好的墾戶,往往成為大佃戶,大佃戶又可再轉佃給小佃農耕作。
清政府為了避免漢人與原住民發生衝突,最初是禁止漢人開墾原住民的土地,
只是這規定並沒有被切實遵守。 

在這段移民不斷湧進的時期,雖有成功案例,更多的是失敗的辛酸。
在拓墾開圳的過程中,水權與地權的紛爭層出不窮,
不僅發生在原住民與漢人之間,也發生在漢人彼此之間。
地方土豪以大小租戶的從屬關係為基礎,
出資雇用專屬武力,發展出所謂的「鄉勇團練」。
這種由地方團練發展出來的民間凝聚力,
也在尚未有國家意識的漢人移民社會中,更加強化了地域鄉里的認同感。
同時,台灣原住民依賴水資源的生活形態,也逐漸因大量漢人的移入而被迫改變。 

清國治台初期,一切制度還未上軌道:
治台政策偏差、胥吏差役的貪狠索求、公權力不彰、社會的不穩定結構、
又加上祖籍地、語言、信仰的不同,民間的會黨勢力因此盛行。
會黨的型態一種是結拜立盟、組織秘密會堂,有事則互相救援;
一種是同宗同鄉的人聚居一地,以便共同防禦外來的侵擾。
前者容易發展成「民變」,後者則易造成「械鬥」。
械鬥加上民變,在清朝統治台灣兩百多年間,
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大規模的社會衝突事件,
其中又以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三大民變影響最鉅。 

『熟番歌:人畏生番猛如虎, 人欺熟番賤如土。 熟番歸化勤躬耕, 山田一甲唐人爭。』 

移民一波接一波登岸,
原來住在島上獵鹿維生的平埔族原住民,收起了弓箭,學習用牛犁耕田。
 1823 年之後,中部地區的平埔人,集合資金換取土地開墾;
這次有計畫的移民,使得埔里成為中部平埔人最後的根據地。 

漢人初到台灣時,因不准攜眷,有不少人娶平埔女子為妻,
一方面取得土地的控制權,另一方面經由通婚,漢人和台灣原住民在血統上互相融合。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話便是用來說明這種現象,
並且在語言和生活習俗方面也彼此滲透、相互影響。
這正是台灣社會的真實演變,其中蘊含著族群結構的巧妙重組。
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台灣社會都還經常見到招贅婚,
約定頭生的兒子要從母姓,這正是原漢通婚所留下的文化痕跡。

來源:http://www.pts.org.tw/~web02/twhistory/page3.html

-----------------------------------------------------------------------------------------------------------------

不得不說
郁永河的選角很棒
由京劇名角朱陸豪飾演
而且本身就有文人氣息

再來我覺得很棒的就是
朱一貴民變的那個畫面
他不像一般電視劇單只用一群臨演來演
而是用皮影戲來呈現






再來
當雷光夏的旁白講到民變由南往北漸漸遷移時的畫面也很棒
一張台灣古地圖
上面有兩個線條小人在打鬥
最後面還有械鬥的場景


公視是好台
雖然這已經是第三集了
但是仍可看出處處用心 >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ar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