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人家裡沒電視
所以我就把大意寫上來吧!

 

台灣,一個跨坐在北回歸線上最大的海島,卻有著和它相同緯度的國家所沒有的幸運。

地球上其他位在北回歸線上的地區多半是沙漠國家,台灣得天獨厚,兼有亞熱帶與熱帶不同的風土,成為許多植物和動物生長的樂園。

就地理位置來看,台灣正好位於太平洋和歐亞大陸的交界點上,
大海遠方和海峽對岸內陸的人,在不同時期紛紛來到這個海島上,
島上的人類文化也像動植物一般,多樣而豐富。

台灣一如地球上其它土地,早在歷史記載之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
根據目前最早發現的考古資料顯示,
二、三萬年前台灣就已經出現和世界其它地區一樣的現代人種 ─ 「左鎮人」。

一萬五千年前,大約和中國大陸的山頂洞人同時期,
在台灣東海岸住著一群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這群人被稱為「長濱文化人」。
考古學家發現,
在婆羅洲沙勞越的尼亞洞穴中以及菲律賓的巴拉旺Palawan島所發掘的石器,
與這群臺灣東部舊石器文化可能有關連。
這點因為台灣與菲律賓呂宋島在地理上十分接近,
而讓這群舊石器時代的人,隨著洋流與季風,
從南方漂流到台灣這片島嶼上的可能性大增。

現今台十一線花東公路旁的觀光景點八仙洞,有許多這些香火鼎盛的神壇道場,
歷經滄海桑田依然存在,但是在過去,它們是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人的穴居洞穴。

大約一萬二千年前世界進入冰河期末期,全球氣溫開始慢慢回升,
直到五千年前,全世界的氣候才真正穩定下來。
這段期間,海水不斷上升,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陸橋終於沉入海中。
台灣從此成為一座真正被大海隔絕的島嶼。

當長濱文化人的時代遠去,
下一個時間點,來到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
那是三千多年前的淡水河口,大坌坑人已在這兒定居千年。

定居的大坌坑人看到一群陌生人乘著獨木舟而來,於是埋伏河岸樹叢間叫囂。
這群乘獨木舟的新移民就是繼之而來的圓山文化人
因為淡水河口已經是大坌坑文化人的地盤,
圓山文化人選擇了較內陸的圓山島落腳,從此靠湖維生。

相較於圓山文化人,
當時的大坌坑文化人早已經在淡水河口建起干欄式的房舍,發展聚落,進行農耕,
甚至已經懂得釀酒,並且利用陶器來盛放食物,
而且喜歡用繩子繞在拍板上,在陶器表面拍打出粗繩紋的圖飾。

時間回到三千年前,台東的卑南平原上,居住著一群卑南文化人
他們充分運用環境資源,到中央山脈去開採板岩,
再順著鹿野溪、卑南大溪水路運回部落,建造房屋,
同時也到海岸山脈去搬取質地較軟的頁岩,鑿成大石臼。
而製作精良的玉器正是卑南文化的標記。
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美感,有了工藝,
他們已經懂得如何使得玉的堅貞得以表現玉的溫潤。

值得一提的是,如同圓山文化,卑南文化人到青年期都要拔去上顎左右側門齒,
有時也會連同拔去犬齒,做為終身標誌。

當新石器時代退場,大約一千八百年前,
台灣的鐵器時代也就是十三行文化終於登場。

從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多個文化遺址推斷,儘管台灣島與大陸間在地理上分割,
不過仍有一定的互動往來,許多文化遺址與中國東南地區出土遺物相近,
除了顯示多元的文化接觸與交流外,在精神文明上也有了許多創新。 

十六、十七世紀漢人還沒成為台灣社會主體前,原住民族是台灣島嶼的掌控者,
台灣的原住民一般分為高山族平埔族
當還沒有大量和漢人接觸前,各族的生活習俗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居住在台灣平原和山脈中的各個族群,雖同屬南島語族,但在語言和文化上差異極大,
各自過著自己的傳統生活,維持著台灣島上多元的文化。

貿易」讓台灣有了最早的商業行為,貿易網絡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那時候的先民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讓資源流通。
當時台灣的玉經過加工處理,由通暢的行銷管道散播全台灣,甚至外銷到南洋。
住在八里海邊的十三行文化晚期的人,
已懂得用自己生產的硫磺、鹿皮和外來商人交換一些中國的青花瓷碗和鹽、布等民生用品。

在海上交易網絡中,許多航運都必經台灣附近海域,
使得台灣成為超越國家疆界的海上貿易轉運站
在邁入所謂的「歷史時代」前,越來越多的史料及研究發現,
擁有明確文字記載前的台灣,已經展現高度的國際色彩,
在世界史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商船帶著船堅砲利的優勢,席捲全世界。 
1543 或 44 年間 ,一艘葡萄牙商船由澳門出發,準備前往日本,
在航程中發現了台灣島,也讓位於東南亞海域的台灣島,
有了共通的名字 ─ 「福爾摩沙 - 美麗之島」 ( Ilha Formosa)

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
台灣島上的人就是這樣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出出入入,
各種生命在此生根發芽,人類在此學習、適應和生存,建構起獨特的生命力。
這一切都隨著十七世紀的到來而加快速度,開啟了台灣歷史的序幕。
原民闢之、洋人治之、漢人拓之,這是一個多元民族打拼的天地。 



來源:http://www.pts.org.tw/~web02/twhistory/page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ar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